台湾好报专题介绍:于新生~咀嚼四十年“爵”出書畫大家
作者:台湾好报 时间:2014-03-18 点击:2575
于新生~咀嚼四十年“爵”出書畫大家
2014-03-17
記者 李廣義河南 報導
記者和著名書畫家于新生先生是在網上認識的。不久前的一天下午,記者在流覽博客時,讀到了于先生的博文,欣賞的先生的畫作。之後,便開始以留言的方式和先生交流,再之後和于先生就成了好朋友。交流中得知,于先生在四十多年繪畫生涯裡走過了坎坎坷坷的藝術人生。
據于先生介紹,他小時候跟窯廠的歪嘴叔叔學過捏泥狗;跟姥姥學過蒸花饃;跟爺爺學過一筆就畫出來的盤長葫蘆;愛看戲就用泥做了戲中人;愛看電影就刻紙板加手電筒做了土幻燈。後來學畫小人書,大人一看:嘿!還真是那麼回事。
于先生十六歲時發表第一張作品。那張畫登在某報的一個中心部位,名字叫《揮戈上陣狠批林彪孔老二》畫面上那個工人階級的代表懷抱毛主席著作,猛揮大手,慷慨陳詞,那掃除一切“害人蟲”的革命氣概,現在想起來真是滑稽得可笑。
于先生畫“民間美術”大約是在1976年。剛開始,覺得這種從小就常見的玩藝兒平庸粗俗沒啥“嚼頭”。可是後來不知咋的,先生越“嚼”卻越覺得有味道。他從那裡“嚼”出了藝術那最直接的想像;“嚼”出了藝術那最單純的形式;“嚼”出了藝術那最簡練的手法;“嚼”出了藝術那最本原的內涵。
那時候,于先生經常向民間的畫師請教繪畫的技巧,民間畫師告訴他:“畫畫無正經,好看就中。”這句聽起來極平常的話,但細品起來,道理卻不平常。它說出了民間繪畫的藝術特質:一方面它體現了民間藝人觀察事物的基本法則,說明民間繪畫所反映的是一個多角度多時空的事物綜合意象;另一方面它體現了民間藝人表現事物的基本法則,說明了民間藝術對表現手段的無限包容和隨意。在民間藝人那裡一切都是可融合的。就像他們的八仙桌上並不拒絕放上電視機,燒火炕的屋裡並不拒絕放上沙發一樣。這種多時空的景物組合,從藝術角度看,難道不是一種現代觀念嗎?其實,“落後”與“現代”除了在理論上多轉了幾個彎,在存在形式上也沒啥大的區別,所不同的只是一個叫“ 藝術”,一個叫“生活”。總之,不管是啥觀察方法,也不管是啥表現方法,好看才是目的。
在先生看來,學民間,琢磨民間,就得自己調出點兒民間風味的“菜”來。於是他就從民間藝術的精神內涵出發,以民間的基本語言為原料,再加上點現代文化的侳料,按照自家性情,製成了些類似風味小吃的東西:《木蘭梳妝》、《節氣組畫》、《遊戲童年》、《飄香時節》、《歲始舞樂圖》、《中國古典戲劇》、《中國古代寓言》等。大家覺得味道還不錯,參展獲獎之類的事也就接踵而來,就有人竟然也照著樣子做起來。
“民間飯”吃得多了,就總覺還缺點別的營養,於是,于先生就到山東藝術學院的油畫專業開了兩年“洋葷”。可別說,原來那自覺瘦弱的身子骨,真多長出了不少肉來。這樣土洋一結合,還真的感到體格健壯了許多。至此本該感覺差不多了,但先生還是認為,作為中國人還是應該多吃點“中國飯”。於是就把接觸過的那些古典的、現代的、民間的東西置於案頭作為參照,拿原來吃過的和沒吃過的中國傳統細爵起來。邊爵邊去找它們的區別;邊爵邊去找它們的相似;邊爵邊去想它們的調和;邊爵邊動手去實驗。就這樣竟然做出了幾盤夾生的飯來。我給它們分別起上名字:《風箏節》、《森林故事》、《村外》、《過大年》、《吉祥臘月》…… 請別人品嘗,有人說:味道還不錯。後來拿去展覽,竟然意想不到地獲得了大獎。1998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和平教育工作者獎,1999年被中國文聯評為中國百傑畫家,2000年被中國文聯評為“德藝雙馨”藝術家,2001年出席全國第七次文代會。作品入選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屆全國美展,第二、三、四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第25、26屆義大利世界兒童圖書插圖展覽,第三、四、五、六屆全國年畫展覽,第二、三、四屆全國體育美展,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全國首屆中國畫大展,全國中國人物畫展覽,第五回全國新人新作展,全國群星美術大展,紀念5.23講話全國美展等大型美展。多件作品被選送赴法國、加拿大、義大利、日本、菲律賓、古巴、等國家展出。所作:《中國古代寓言》連環畫獲第八屆全國美展最高獎,《吉祥臘月》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銀牌獎,《喜船》獲第十屆全國美展銀牌獎、第十二屆文化部群星獎銀獎和第六屆全國年畫展銀獎,《大晴天》被評為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獲獎提名作品,《荷塘水清清》獲文化部第八屆群星獎銀獎和最受觀眾歡迎美術作品獎,《金秋》獲文化部第三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最佳作品獎,《中國兒歌一千首》作為我國唯一作品入選第25屆世界兒童圖書插圖展覽並分獲全國優秀兒童讀物二等獎和全國第二屆幼兒圖書評選插圖二等獎, 《農家新居》獲全國首屆風俗畫大展一等獎,《中秋節》郵票〔三枚〕2001年由國家郵政局發行。
圖一:于新生。
圖二:于新生作品~大晴天。
圖三:于新生作品~甲午海戰。
據于先生介紹,他小時候跟窯廠的歪嘴叔叔學過捏泥狗;跟姥姥學過蒸花饃;跟爺爺學過一筆就畫出來的盤長葫蘆;愛看戲就用泥做了戲中人;愛看電影就刻紙板加手電筒做了土幻燈。後來學畫小人書,大人一看:嘿!還真是那麼回事。
于先生十六歲時發表第一張作品。那張畫登在某報的一個中心部位,名字叫《揮戈上陣狠批林彪孔老二》畫面上那個工人階級的代表懷抱毛主席著作,猛揮大手,慷慨陳詞,那掃除一切“害人蟲”的革命氣概,現在想起來真是滑稽得可笑。
于先生畫“民間美術”大約是在1976年。剛開始,覺得這種從小就常見的玩藝兒平庸粗俗沒啥“嚼頭”。可是後來不知咋的,先生越“嚼”卻越覺得有味道。他從那裡“嚼”出了藝術那最直接的想像;“嚼”出了藝術那最單純的形式;“嚼”出了藝術那最簡練的手法;“嚼”出了藝術那最本原的內涵。
那時候,于先生經常向民間的畫師請教繪畫的技巧,民間畫師告訴他:“畫畫無正經,好看就中。”這句聽起來極平常的話,但細品起來,道理卻不平常。它說出了民間繪畫的藝術特質:一方面它體現了民間藝人觀察事物的基本法則,說明民間繪畫所反映的是一個多角度多時空的事物綜合意象;另一方面它體現了民間藝人表現事物的基本法則,說明了民間藝術對表現手段的無限包容和隨意。在民間藝人那裡一切都是可融合的。就像他們的八仙桌上並不拒絕放上電視機,燒火炕的屋裡並不拒絕放上沙發一樣。這種多時空的景物組合,從藝術角度看,難道不是一種現代觀念嗎?其實,“落後”與“現代”除了在理論上多轉了幾個彎,在存在形式上也沒啥大的區別,所不同的只是一個叫“ 藝術”,一個叫“生活”。總之,不管是啥觀察方法,也不管是啥表現方法,好看才是目的。
在先生看來,學民間,琢磨民間,就得自己調出點兒民間風味的“菜”來。於是他就從民間藝術的精神內涵出發,以民間的基本語言為原料,再加上點現代文化的侳料,按照自家性情,製成了些類似風味小吃的東西:《木蘭梳妝》、《節氣組畫》、《遊戲童年》、《飄香時節》、《歲始舞樂圖》、《中國古典戲劇》、《中國古代寓言》等。大家覺得味道還不錯,參展獲獎之類的事也就接踵而來,就有人竟然也照著樣子做起來。
“民間飯”吃得多了,就總覺還缺點別的營養,於是,于先生就到山東藝術學院的油畫專業開了兩年“洋葷”。可別說,原來那自覺瘦弱的身子骨,真多長出了不少肉來。這樣土洋一結合,還真的感到體格健壯了許多。至此本該感覺差不多了,但先生還是認為,作為中國人還是應該多吃點“中國飯”。於是就把接觸過的那些古典的、現代的、民間的東西置於案頭作為參照,拿原來吃過的和沒吃過的中國傳統細爵起來。邊爵邊去找它們的區別;邊爵邊去找它們的相似;邊爵邊去想它們的調和;邊爵邊動手去實驗。就這樣竟然做出了幾盤夾生的飯來。我給它們分別起上名字:《風箏節》、《森林故事》、《村外》、《過大年》、《吉祥臘月》…… 請別人品嘗,有人說:味道還不錯。後來拿去展覽,竟然意想不到地獲得了大獎。1998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和平教育工作者獎,1999年被中國文聯評為中國百傑畫家,2000年被中國文聯評為“德藝雙馨”藝術家,2001年出席全國第七次文代會。作品入選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屆全國美展,第二、三、四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第25、26屆義大利世界兒童圖書插圖展覽,第三、四、五、六屆全國年畫展覽,第二、三、四屆全國體育美展,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全國首屆中國畫大展,全國中國人物畫展覽,第五回全國新人新作展,全國群星美術大展,紀念5.23講話全國美展等大型美展。多件作品被選送赴法國、加拿大、義大利、日本、菲律賓、古巴、等國家展出。所作:《中國古代寓言》連環畫獲第八屆全國美展最高獎,《吉祥臘月》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銀牌獎,《喜船》獲第十屆全國美展銀牌獎、第十二屆文化部群星獎銀獎和第六屆全國年畫展銀獎,《大晴天》被評為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獲獎提名作品,《荷塘水清清》獲文化部第八屆群星獎銀獎和最受觀眾歡迎美術作品獎,《金秋》獲文化部第三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最佳作品獎,《中國兒歌一千首》作為我國唯一作品入選第25屆世界兒童圖書插圖展覽並分獲全國優秀兒童讀物二等獎和全國第二屆幼兒圖書評選插圖二等獎, 《農家新居》獲全國首屆風俗畫大展一等獎,《中秋節》郵票〔三枚〕2001年由國家郵政局發行。
圖一:于新生。
圖二:于新生作品~大晴天。
圖三:于新生作品~甲午海戰。
台湾好报:于新生~咀嚼四十年“爵”出書畫大家 :
http://www.newstaiwan.com.tw/index.php/index.php?menu=newst&ms=23&nnid=1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