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功夫

作者:于新生    时间:2022-11-09    点击:1399




形式与功夫

 

于新生

 

绘画除观念、内容以及画家的天赋等因素外,单纯从画面的表现来看,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形式和功夫。

形式是指通过对画面总体面貌的构思和布排所呈现的外表样式、结构形状等,与画家对艺术风格的追求相关,其既可以用传统形式,也可以吸收借鉴一些其他元素产生出新的形式。形式是通过设想来实现的,可以构思设计出来。功夫则指画家耗费时间和精力在素养、技能、造诣等方面的积累,是其内心感悟与表现力的合一,功夫不是设想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尤其是画中国画,功夫就显得更为重要,其造型、气韵、点线、墨色、技法的运用等,都需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功夫提升过程。

 形式和功夫又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历代绘画中那些杰出的作品,均是两者兼备,既有形式又有功夫,若有一者欠缺,则作品水准便打折扣。

但画坛中形式或工夫欠缺者又不可避免。有的作品重形式而欠功夫,形式虽想得很新颖,但画中功夫不够,其画便不耐看。功夫的获得需要磨练,如舞蹈、戏剧、杂技、武术等行当,平时都须练功,练与不练是不一样的,同一段戏剧唱腔,同一套舞蹈、杂技、武术动作,不同的人去做自会体现出不同的功夫水平。只重形式而无功夫者,则常被称作是“花架子”。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到自然成”,就是这个道理。绘画也并非是你想到了某种形式就能掌握绘画的全部,同样须有功夫的磨练,只有把握了一定的功夫和技能,才能得心应手的把要表现的东西很好地表现出来。“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有时候通过画家的一条线,就能看出其功夫的深浅。绘画若要解决造型、气韵、线条、墨色、技法运用等基本功,就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积累,只有长时间的下功夫,画才会耐看。 

另有一些作品则是有功夫欠形式,这些画家虽然具有绘画功力的积累,能熟练的把握和运用绘画的技法语言,但形式陈旧,总是去重复古人或自己已有的模式,因而其便缺少个性,也难称得上是杰出的作品。

此两种现象在同时代不同年龄段的画家中似乎又各有偏重:上了年岁的画家大多接受的是传统的东西,对新东西的吸纳就会迟钝一些,艺术的感受能力便不如年轻人敏锐,其作品可能更偏重于功力;青年画家容易接受新事物,在观念及形式上更为新颖,但也有一些年轻的画家急于求成,在绘画表现中偏重形式而忽视功夫,对功力的积累可能就稍显薄弱一些。 

但形式和功夫在此仅是从画面表现这个角度而言,并非是艺术的全部,因为艺术与单纯的技巧有一定区别,艺术需要功夫,又不完全依靠功夫,形式与功夫的呈现还须有思想的感悟与内容的充实,要想使作品达到一定的高度,则需要多方面的积累。“功夫在画外”,画家的这种积累除要对与绘画直接相关的知识及元素进行吸纳外,还要表达对社会、对自然、对艺术、对人生的认识,时间的积累和人生经历的积累也是不可缺的,只有将这些因素与形式和功夫融汇贯通,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对此,画家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阶段的艺术感悟和体现,因为画中的一笔一画均是画家心态的一种反应。去看画家不同阶段的作品,有的虽然在年轻时候就显现出天赋和才华,但这些作品更多显示的是年轻人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是往后其作品又往往会变得厚重内敛,体现出一种更为综合性的面貌,这种厚重内敛的综合性,即是画家艺术修为成熟的表现。写书法的人有句话是“人书俱老”,只有到了一定的阶段,有了阅尽人生的心态与感悟,才能呈现出与之相应的作品。 

从广义上讲,又常将艺术家修为的总体面貌称作功夫,其包涵了艺术的方方面面。艺术家不仅需要形式与功夫同时具备,还要不断更新观念吸纳多方面元素进行补充,才能丰富修养,领悟艺术真谛。做人也如此,常说“画品即人品”,人的修为同样不能光看外表形式,还需要有表里一致的德行和学养。德行和学养高,艺品才能高。艺无止境,功夫也无止境,真正的艺术家必定是一个“苦行僧”,只要走上艺术这条路,就需要:修身悟道,久久为功,持之以恒,驰而不息。


2022年8月于北京工作室

 





上一篇     下一篇

地址: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科技园路)邮编:250300

鲁ICP备14004444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