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揽胜

作者:于新生    时间:2006-07-12    点击:4475分享到:更多


武夷览胜


于新生

  

  到武夷山下榻时,已是晚上。武夷山掩在黑黑的夜幕里,被薄云渲染着,一片朦胧。临景不见景,就像顽童让你看一样好东西前,先捂上了你的眼睛……

  清晨,当一缕阳光从窗帘缝隙中刺耀开我的睡眼,便迫不及待地翻身而起,开窗外望。见窗外丽日拂面,晴光一片,武夷山在晨光中闪入了我的眼帘:溪流澄碧,群峰奇伟,山峭水曲,云轻日朗,红红的砂砾岩与蓝蓝的溪水相依相偎,好一片碧水丹山”!

  有位名人游武夷山时曾顺口而出: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武夷一小丘!据说就为这,曾惹得桂林人大为不快。桂林我未至,不能枉加断语,但武夷山水之美,虽不敢说甲于天下,奇秀甲于东南之说,自是名不虚传。

 

登天游峰

 

  往天游峰而行,沿溪绕山,峰转水迴,到处草木葱茏。

  天游峰山脚一带称云窝,因此处冬春的清晨常生云雾而名。时是中秋,见得“云窝”二字峰前而立,却不见“窝”中云生。想必云雾也须生要逢时吧!山水之景如同人之表情:云山雾罩,虚幻飘渺,常给人一种遮身掩面的“羞涩”;赤日当空,山明水净,总给人一种热烈明朗的“大方”。可山水这“羞涩”与“大方”只按天道而生,却不逢人意而变,人们对山水那些自作多情的诗赋,也不过是一相情愿的迷恋!

  自云窝前行,见隐屏峰峭壁千寻,耸入天半,犹如一道倚天而立的屏风。隐屏峰之西倚石壁而立的是接笋峰,此峰尖锐直上,峰身横断三痕,形如竹笋。与隐屏峰牵手相接的,便是那被说成是胜过桂林的“武夷一小丘”:天游峰了。



隐屏峰

  由峰底仰观天游峰,峰体巨大的石壁经流水冲刷,布满了由上而下数道如刀切斧劈的水痕,待斜阳铺照,条缕分明,状如晒布,故曰晒布岩。晒布岩有一个传说,相传:一仙人挑着云锦到天宫给王母送礼祝寿,路经武夷时被碧水丹山所迷,便歇脚游玩,不料想因留连美景却忘记了时辰,待听到天宫击鼓想起送礼之事,锦缎已被水露打湿,便只好将锦缎展挂于岩壁上晾晒,不料烈日炎炎,竟将其晒化于岩壁之上,于是就留下了这巨大的晒布岩。“布缕”间有几道深深的斑痕如同掌印,相传是仙人晒布时慌忙中留下的,故晒布岩又称仙掌峰。由此传说,可见这仙界同人间一样,也有“行贿收礼”之风,尤其是王母瑞寿,此风最甚。仙界当如此,故人间常出此事,也就只能是上行下效情有可原了!仙人见美景而忘送礼,想必送礼并非情愿,礼没送成,却将贿物展于天下。倒是那恒常不变的青天白日,不曾听说有过收礼之事,在此其将云锦晒化,应是具有“反腐倡廉”之功了! 



晒布岩

  天游峰与隐屏峰相接处曰茶洞,此处虽曰洞,初游者却往往不知洞在何处。这时知情人便道你是:“身在洞中不知洞”。原来,这洞只不过是四面环山“洞口朝天”的一块坳地罢了。茶洞所产之茶“甲于武夷”,据说神仙送给人间的第一颗茶树就种于此。茶洞虽面积不大,倒是一处佳境:群峰环绕,幽深绝尘,历代常有高人在此卜筑隐居。有联曰:“餐霞服气吐故纳新为益寿延年要旨,隐水栖山修精养性乃长生不老极功”。古人寻得这般清幽之境为居,即是为此吧!

  洞内有一仙浴潭,潭水之上有雪花泉由天游峰飞泻而下。仙浴潭也流传着一个传说:玉帝有一女儿相貌丑陋,听说飞溅的雪花泉水能使容颜变美,便每日来这潭中洗浴。可没料到这天游峰下有一只千年乌龟,这龟见深山中有仙女沐浴,就常倚于石后窥望。此事被玉帝知道,龙颜大怒,便将此龟点化成石,使其卧伏于天游峰登山之处,让游山者从其身上踩过,以示惩罚。并使龟头长草,遮住眼睛,再也不能行偷看之事。俗语中所谓“带绿帽子”之说,即是由绿草遮眼视而不见之意延伸而来。闻此,我倒是有点儿为这乌龟心鸣不平:这仙浴潭本是乌龟的地盘,你仙女到此洗澡,已是闯入私地,且那乌龟也只是窥视而己,并未冒犯于你,何罪之有?再说,这乌龟眼睛里又没按上什么规定的“程序”,啥该看!啥不该看! 你这仙女也没有贴上“禁止观望”的告示,自己把衣服脱光了送到人家的眼皮底下,能怪得了谁?说不定还是故意的裸浴表演呢!可话又得说回来,谁让这偷窥者是只乌龟呢!如果是“白马王子”或者“牛郎”啥的,也许就该另当别论了。

  踩过乌龟的头顶,上攀天游峰。山路陡峻,行如登天。夹汗携喘地攀至近峰顶处,有一围了栏杆的平台。扶栏凭高远眺,青云荡荡,苍山浩茫,让人心清气透,如神似仙,临天界一般。俯望九曲溪,如同一条白色玉带,缠绕于群峰之间。武夷之美之妙,此处尽揽。再至峰顶,天游观巍然雄踞。寺观堂柱上有联可概括这天游之景:“世间有石皆奴仆仙掌独秀,天下无山可弟兄武夷称雄。”



   俯望九曲溪

  

  下山之路比上山之路平坦了许多。山口处有一石坊,据说是当年为蒋公(蒋介石)准备游武夷山所建,可石坊虽在,蒋公却至死也没来成武夷山,只留下了这孤伶伶的石坊。睹此旧物,想到自己能来武夷赏此美景,比蒋公幸运多了!导游介绍:上山之路虽陡峭艰辛,却是上坡路,像共产党所经之路;下山之路虽平坦易行,却是下坡路,像国民党所经之路。两路在山顶会合,则象征国共合作。此言虽牵强附会,但听来却也有趣。上与下本为一山之向背,同物之两端,虽不能齐头并进却当共生共存,但不知中华兄弟何日团聚,合而归一。

 

九曲溪放舟

 

  九曲溪盈盈一水,弯转如带,拴山牵石,风光旖旎。大自然如此杰作,用何鬼斧神工?

  坐上竹筏,随溪水弯曲转折而行,仰观两岸奇峰,近看九曲清流,筏动景移,悠悠然中溪光山色尽收眼底。

  每筏有撑筏艄公两人,一男一女,多为夫妻或兄妹。他们手持长长的竹篙,分立于竹筏前后,随着曲迴波浮的筏行,动作刚柔相济,屈伸如舞,于山光水色中更添一份迷人的风情。

  逢山遇水,艄公便对景介绍,有些景致的名堂来得极为时髦,如:三个代表”“泰坦尼克号”“世贸大厦等等。石涛曾有笔墨当随时代之论,现今,这千年难变的山水也开始随世俯仰了!

  溪边高高的峭壁上许多的岩洞,洞前置有一些木架,那是支放架壑船的地方。架壑船又称船棺悬棺,其形如船,是三千多年前古越人遗存在悬崖洞穴中的葬具。船棺横空天半,置于岩壁最险峻之处,其意是让死者乘灵魂之船升于天界,但武夷山先民是如何把这些葬具放置到了高高的悬崖上,至今仍然是个未解之迷。仰望着遗留在陡峭岩壁间的那些船棺,使我不觉将其跟现今的“飞船”联系了起系,这即是古人梦想与天交流“灵魂升天”的“飞船”前身啊!“飞船”升天的梦想现已变成了现实,可这些梦想的实现,其发端又何尝不是与人们原始思维的凭空想象相联系的呢?在这种时空连接中,我觉得这武夷山水在秀丽的自然风貌间,又增添了一层文化的厚重和岁月的沧桑。



九曲溪放舟



远眺玉女峰


  筏行如飞,时过景迁,数不尽溪边美景,记不清两岸风流,可奇丽的玉女峰却总是让你不能忘怀。空旷处,玉女峰突起于九曲溪边,远远望去,在青云飘渺中亭亭玉立,世尘不染,如仙女临凡一般。与玉女峰隔溪相峙的是雄伟的大王峰。两峰溪水边横亘一黛色岩石,曰铁板嶂。相传:天上玉女偷偷恋上人间大王,两人常相会于九曲溪边,此事被一铁板鬼知道后告于玉帝,玉帝怒将两人化为山峰,并让铁板鬼变为铁板嶂横于大王和玉女二峰之间,把这对恋人永远隔开……玉女峰右边岩壁上刻有镜台二字,字高两丈有余,是武夷山最大的石刻,据说是王母娘娘送给女儿的一面仙镜。自此之后,无论是白天黑夜,晴日阴雨,大王、玉女二峰总是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凭相望,至今不渝……故事虽是虚构,可对景听来,却也津津入神。人们喜欢把自然之景与人间之情相牵相连,把自然之物说成是由人而化。将世间之情寄于风物之态,也就使自然与人的联系更为贴近起来。你看:玉女峰与大王峰在这故事的叙说下,不是更加奇旎动人了吗?


活源


在武夷山


  弃舟登岸,游武夷宫,往水帘洞而行。

  山路间回首遥望,见群山中有一奇峰如鹰,那是鹰嘴岩。鹰嘴岩岩顶光秃,前端突出如鹰喙,其上生一株古柏,为鹰嘴岩更添一层沧桑,更加一份英采。与之相邻的山岩倾斜而下接于“鹰”身,恰似雄鹰展翅,现昂首苍天、搏击苍穹之势。但你对其也大可不必过于认真,因为这“鹰”也只不过是摆一下架势而已,它永远也飞离不了武夷山!

  离鹰嘴岩不远处是雄峙如城的丹霞嶂,丹霞嶂因夕阳西照时满壁皆赤而名。细望丹霞嶂半壁处有一山洞,洞内分上下两个洞穴,每穴可容百人。洞前有几座木架临崖凭险悬在岩壁上,像一座空中楼阁,是旧时有钱人为躲避战乱营造的上下吊运人及物品的架子,人称天车架。天车架上倚危崖,下临深渊,十分险要。据说太平军当年曾围攻此处,因易守难攻,久攻不下,最终只好望险兴叹,息鼓收兵。

  转弯抹角,水帘洞现于路尽处。水帘洞是武夷山最大的洞穴,其洞顶斜出天半,宛如一道横空的飞檐。洞顶有一清泉,泉水多时可从百米之上飞泻而下,随风飘洒,仿佛悬挂的珠帘。泉水少时,则从洞上泉眼处放下一根草绳,绳底端置一水缸,洞顶泉水便顺草绳源源不断地汲于缸内。用缸中之水煮茶,清香浸口,齿爽留芳,别有一番甘味。洞壁之上刻有篆书活源二字。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之句,便是特为这水帘洞泉水所撰。

  洞下崖壁前建有奉祀宋朝大儒刘子荤、朱熹、刘甫的三贤祠。三贤在世时曾在此讲学教徒。据载,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许多骚人墨客所留连:南朝顾野王,宋朝范仲淹、李纲、辛弃疾、朱熹、陆游,明朝刘伯温、戚继光等,都曾在武夷山住足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绝句。而在武夷山生活时间最长的当数朱熹,他在此生活、从师、讲学、著述达五十余年,其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文化有着极大地影响。我曾听说过孟母三迁凤凰择梧桐而栖的故事,想必这名人看破世态炎凉,居住于山野之中,寄情于风物之间,朝饮晨露,晚食落英,则便更能静观悟道,洁身自省,感悟出人情物意。那活源二字不也正是道明了:人在这风光无限中,就如同有源源不断之泉水,可从中获得取之不尽的自然感悟和用之不竭的人生启迪之意吗!

 

从一线天到虎啸岩

 

  武夷山的一线天是全国最长的了,岩顶裂缝有一百多米,入口为三个毗邻的岩洞,左为灵洞,中为风洞,右为伏羲洞。从伏羲洞入内,仰观其上,天窄地小,青光一线。沿洞内石阶前行,两边石壁宽不过米,窄不及尺,过者须先看自己身材胖瘦而定,如是腰粗肚大的胖子,便会隔于洞外,无缘入内。哎!都说现今社会人人平等!可这一线天却不管这平等之事,只管按自家规矩把胖人拒之洞外。看来:所谓平等也只是讲求而矣,具体起来还是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出一线天往虎啸岩而行,路曲经幽。时而浓荫蔽日,时而田原茶香,虽无开阔之远望,却别有一番宜人之风光。路行中,十几米之外常为密林所掩,只闻鸟语人声,却不见声出何处。

  途中不时有滑竿经过,坐滑竿之人悠然自得的神情与抬杆人汗流浃背的喘息声交集在一起。观此情景,感叹人们在世间生存方式的不同。可那些抬杆人倒是笑脸相迎,给钱便抬!坐杆人自然也是心安理得,花钱便坐!可谓各得其所。这便是花钱人与挣钱人的差别了!


坐滑竿


  九曲溪南边的山顶上有个岩洞,如虎张巨口,山风穿过,发出震山撼谷的吼声,故曰虎啸岩。攀至虎口处,居高临下向四周远望,众山皆小,大有虎居山林之感。远处云海茫茫,山峰在云雾中如行似动,时而清丽,时而迷蒙,使武夷山在变幻中又添一种秀丽,再增一份神奇,让人感叹自然姿态之万千。

 

虎啸岩


  回途中,到路边茶舍饮一杯武夷岩茶,自是风味别具。武夷山岩茶由于其特殊的土质、水分、光照等环境条件,自古以来特色独具。范仲淹曾有“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之句。这里的名茶大红袍更是名冠中外,曾一直是专贡朝廷的佳品。进茶舍坐下,自有人为你表演茶艺,讲解茶道,并可根据顾客意愿选泡不同茶种。一杯岩茶入口,喉内生津,清香透肺,气爽神清。

  临别武夷,带不走这碧水丹山,可岩茶、茶菇、猴头、香笋……却买了一大堆。将此捎回送与亲朋好友,述武夷之美景,品武夷之佳味,岂不乐哉!

20029月于武夷山


上一篇     下一篇

地址: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科技园路)邮编:250300

鲁ICP备14004444号 网站访问量: